雲起時,智叩教育未來 ——教育部—全國中小學骨幹教師“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”專項培訓紀實
2019年11月27日至29日,教育部—全國中小學骨幹教師“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”專項培訓在bet体育:成功舉辦,會議由中央電化教育館主辦,河北省電化教育館、石家莊市教育局協辦,裕華區教育局和44中承辦。中央電化教育館培訓中心劉峰主任、東北師範大學唐烨偉教授、河北省電化教育館陳曉輝館長、石家莊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陸紅綱主任、裕華區教育局黨組書記趙玉秋局長等領導與來自全國的270多名優秀教師共同參加了此次培訓。
裕華區教育局趙玉秋局長首先緻歡迎辭,介紹了裕華區始終貫徹落實國家教育信息化工作精神,将石家莊市試點推進教育信息化應用建設與裕華區“發展教育強區”定位相結合,努力構建區域智慧教育體系。
河北省電教館陳曉輝館長介紹了河北省曆史文化和教育信息化、智能化的發展狀況。
劉峰主任做了主題發言,強調培訓的主導方向是紮根課堂和建設智慧校園,以“人人通,雲教學”網絡空間為突破口,通過平台空間網絡教研、網絡集備,發揮優秀教師輻射帶動作用;從而推動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有效融合。
智論•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
28日上午,東北師範大學唐烨偉副教授進行了題為《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指導下的智慧教育學校創建路徑與方法》的專家報告,“網絡學習空間就像共享單車,打通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最後一公裡”,唐教授以教育信息化現狀為切入點,層層分析梳理學校辦學主要問題,解決問題的新教育體系。并且提出智慧教育學校創建思路與途徑,強調重視構建智能時代教育新模式,構建人網融合系統,優化教與學數據驅動,實現高品質個性化學習,進一步深入探索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工作策略。
當日下午,44中黨委李建茹書記代表學校做了《基于網絡學習背景,一所城鄉結合部學校的跨越式發展》發言,介紹了該校從一所位于城鄉結合部的新建校、合并校、薄弱校起步,綜合推進成“人”教育模式、教師多元培訓、特色課程體系建設和精細化管理,辦學規模和辦學質量取得全面發展。
李芳副校長以《技術賦能教學,智慧重構課堂》為題,具體介紹學校在網絡學習空間建設上的科學化嘗試,如建立校本資源庫、混合式學習的教師培訓、TPACK模型理論應用、遠程互動雙師課堂等教學實踐,以及在學校管理上的智慧型服務,如學籍管理平台、魔點門禁、校園安全監控定位、釘釘 OA辦公系統等。
張鋒副校長主持了本次會議。
智行•核心素養下課堂的新生态
29日上午,智慧教學展示課在四十四中學明德樓和文化報告廳進行。趙敬老師執教的初二人教版英語課 “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?”,展示了家校幫中班級圈作業交流展示,電子書,教學助手的跟拍投屏,超星閱讀的課外書推薦等。 王明霞老師面向初三學生教授的“It must belong to Carla”英語課,該課堂實現了“互聯網+英語教學”,讓學生實現了與世界對話的夢想。闫紅波老師執教的曆史課“北伐戰争”則利用網絡空間充分了解學情,精準把握閱讀困惑點,适時調整教學内容,實施個性化教學策略。楊建萍老師執教“《凡爾賽條約》和《九國公約》利用智慧課堂技術,通過人機互動、生生互動、師生互動,激發分享熱情,在思辨中提升學生理解及表達能力。智慧課堂展示之後,每位做課教師又進行了現場說課,石家莊市教科所和裕華區教研中心的專家進行了現場點評和互動。
據悉,舉辦本次專項培訓的bet体育在线在2018年“成功舉辦全國中小學校長“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”大會,為來自全國31個省、市、自治區的300多名中小學校長進行了專項培訓。2019年該校被教育部辦公廳授予“全國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校”榮譽稱号。
智遠•教育信息化啟航未來
“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”,習近平總書記将信息化的戰略地位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,他在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所發的賀信中指出,“順應信息技術的發展,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,構建網絡化、數字化、個性化、終身化的教育體系,建設‘人人皆學、處處能學、時時可學’的學習型社會,培養大批創新人才。”現代技術對于發展有質量的、公平與包容的教育以及全民終身學習,實現新的教育發展目标至關重要,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。
“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”是面向教育未來的應用發展方向。“十二五”以來,随着以“三通兩平台”為核心的各項重點工作的快速推進,“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”實現跨越式發展。全國已有超過38%的學校開通了網絡學習空間,數量超過6300萬個,在數量迅猛增長的同時,質量與效果也在不斷提升。
bet体育:教育信息化走過了一段艱難的曆程,從2007年沒有标準的實驗室和計算機教室,學生要去鄰近學校進行相關考試,到2017年成為裕華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試點,2019年承辦教育部全國人人通骨幹教師培訓會。風雨十二載,44中先行先試,穩健推進,實現智慧教室常态化使用。全校50個班級全面覆蓋了智慧課堂系統,學校購買和自主開發教學資源如學科網、芝士網、超星資源,以及收錄590萬種中文圖書題錄信息,可搜索的信息量超過16.5億頁的中郵閱讀系統。同時重視以智慧教師引領智慧教育,每年相關培訓多達300餘人次,信息化讓這所曾經的薄弱學校取得了發展後發優勢,充滿勃勃生機。
本次培訓既有真實豐富的案例又有個性實效的空間展示,讓與會學者教師們收獲頗豐。會議中場休息期間,bet体育:同學還展示了學校根據本地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——井陉拉花改編的舞蹈,同時表演了另一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——河北梆子。
會程最後,與會領導教師們兵分四路,參觀四十四中校園,分别走進學校校史館、航模船模工作室、VR教室、3D打印基地、智能機器人社團等地參觀,大家對學校信息化管理平台、智慧班牌、翻轉課堂、微課共享庫、科技綜合實踐活動等贊歎不已。
教育雲,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啟了教育發展的新時代,通過本次培訓,大家更好地認識到信息時代教育發展形勢和需求,以及教育信息化對教育現代化的支撐和引領作用,相信參加本次培訓的教師作為“種子”發揮好輻射帶動作用,努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的融合創新,蓬勃發展!
文稿:郝蕾豔 孫平 攝影:國文成 韋斌 編輯:戈宇航 王璨